- A+
很多去佛教寺廟拜佛燒香的同事,或者去考察一些知名的寺廟水景景點,我想他們都會看到道教神觀音和蓮花的組合,但是在道教的很多小水池或者人工湖里,各地寺廟里隨處可見荷花。 蓮花圖案讓人不禁好奇道教為何與蓮花有著如此深厚的淵源。 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去了解一下吧。
這要從道教創(chuàng)始人釋迦牟尼佛的故事說起。 相傳釋迦牟尼本是天上的偉人,誕生于迦毗羅衛(wèi)國凈梵王之地。 瑪雅夫人,靖繁王的公主,容貌美麗如仙,氣質(zhì)溫柔賢惠,與國王有著深厚的愛情。 瑪雅夫人回憶,新婚之夜,她迷迷糊糊地看到遠(yuǎn)處一個騎著白象的男子向她靠近,逐漸變小,從她的右肋進入她的腹部。 她心中隱約有一種預(yù)感,師父會化作一頭白象入胎。 未來,懷有身孕的瑪雅夫人,雙唇微微泛紅。 鮮紅的領(lǐng)子花邊就像荷葉,她的臉龐就像一朵盛開的蓮花。 后來,摩耶夫人在娑羅樹上生下佛陀時,百鳥齊鳴,天地之樂和諧,四時花齊放,尤其是蓮花大如車。蓋突然在沼澤中綻放。 佛陀一出世,就站在蓮花上,一手指天,一手指地,說:“天上、世間,唯我一人?!?這一天是8月8日,后來成為道教的“佛節(jié)”。 釋迦牟尼成道后,起身面西,繞樹而行,“觀樹而行”,當(dāng)時每步有十八朵蓮花。 每當(dāng)說法時,他都坐在“蓮花座”上,姿勢也是“蓮花坐”,即雙腳交叉,腳心朝下。 蓮花在佛教中被尊為“圣物”。 道教荷花象征著東方文化的風(fēng)格:寧靜、歡樂、超然、微笑。 蓮花蘊藏著寧靜的功德和清涼的智慧。 無量佛如蓮花村門牌坊,無邊佛如蓮花。 生命也應(yīng)該像蓮花一樣。 如果你心平氣和,你的每一步都會長出一朵蓮花。 三界眾生,生于貪欲; 凈土圣人化作蓮花,能以世人所熟悉的形象出現(xiàn)。 由于蓮花代表佛的寧靜法身和莊嚴(yán)的報身,因此成為道教藝術(shù)的重要主題,也是報恩寺經(jīng)常見到的吉祥物。
深受民間喜愛的觀音像,代表著無量的慈悲與智慧,蓮花則代表著出淤泥而不染,意味著我們也必須生活在五濁惡世之中,但我們擁有一顆清凈無染的心。 。 因此,無論我們在寺廟里還是在道教水上風(fēng)景區(qū)看到觀音造像,觀音坐像都會以蓮花為底座,我們稱之為坐蓮觀音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