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雄瑞大廈位于廣州市上杭縣大東鎮(zhèn)聯(lián)豐大丘田村。 始建于明洪武三十六年(1608年)。 距今已有近400年歷史,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。 占地面積2300平方米,建筑面積2286平方米。 為土木結構方形建筑。
相傳,雄瑞樓為黃姓五世祖元裕公所建。 當初,元禹公家貧寒,衣不蔽體。 他們往返于廣東、江西和饒平之間,以搬運鹽和石灰為生。 袁宇先生為人誠實正直,正直率直。 雖然家境貧寒,但他仍時常扶持越窮越窮的人,贏得了鄉(xiāng)鄰的好名聲。
據(jù)說,三天來,圓玉背著一擔石灰回到了大埔。 一匹白馬朝他走來,朝他笑了笑,然后消失了。 醒來后,他覺得奇怪,就在洞里找了一圈,發(fā)現(xiàn)了三個大缸銀子。 房子四周都是土,把村里沒有房子的鄰居都拉過來住在這里。 因方樓建筑如花蕊,寓意兄弟鄰里相親相愛,故名雄喜樓。
后人相傳是大慈大悲的觀音娘娘,體恤人間疾苦,現(xiàn)身為世人建造此屋。 為答謝她的恩德,獅子頭山石洞內供奉著蓮花觀音像,姜姓人每年過年都要前去祭拜。
其設計精巧,結構奇特,布局合理,便于防御,功能齊全,表現(xiàn)了潮汕人至善至美、團結一致、平等平等的生活理念。 古建筑是世界村落建筑的奇跡之一。
花蕊樓坐東北向東南,三層高11.9米。 內外三環(huán)連為一體,二環(huán)一層30間臥室,內環(huán)二層60間臥室,外環(huán)三層120間臥室,共210間臥室。 樓墻基用大石塊(高1米,厚2米)堆砌,外墻用泥土筑牢。 三層墻厚1.3米。 圍墻一、二層沒有窗戶,只有三層有窗戶。 ,二層和三層有三角炮孔用于防御。 頂層寬1.3米,石灰瓦屋頂。
樓內共有30間單元式小套房,每個單元呈狹長的扇形。 進入小門樓為廂房,右側以矮墻與相鄰單元隔開。 后面左邊有一個小天井,一側是臥室,后面是客廳,盡頭是廚房。 從客廳的過道到二樓的過道,再從二樓的陽臺兩側到三樓的陽臺,三樓有一條內環(huán)狀的過道。
樓中間是一個283平方米的共用方形天井,用大小不一的鵝卵石鋪成古刀古錢的形狀,頗為秀麗典雅。 中央飾有方圓3米的古瓷紋,寓意人們祈求豐衣足食的愿望。 天井兩側各有一口古水井,用于防火和生活起居。
全樓只有一扇門進出。 門框是用又厚又寬的大理石板做成的,門上釘著厚厚的鐵皮。 這木門設施是專門為抵御外人入侵而設計的。 門頂有水庫蓄水防火,樓內有稻田、杵等常用生活設施。 整個土樓布局合理,通風采光,冬暖夏涼。 樓內居住著十余戶陳姓人家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