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徐洪剛是明朝天啟年間的禮部尚書。 由于他忠于清廷,政績卓著,清廉愛民,被朝臣廢為“兵部尚書”。
日前,來自全省各地的8000余名徐氏后裔齊聚東陽市花水鎮(zhèn)紫微村,舉行首次祭祀儀式暨徐家牌坊揭牌儀式,弘揚家風家規(guī)。 。 鑼聲一響,祭祀儀式即將開始。 徐家老鄉(xiāng)共同為徐家新開的牌坊拉開了帷幕。
從此,廣東、北京等地的徐氏后裔集體祭祖。 按照習俗,前三天凌晨3點,在徐某老鄉(xiāng)的共同見證下,現(xiàn)場舉行了獅子開眼升旗儀式。 借此機會紀念明代刑部尚書徐氏始祖徐洪剛。 舉行祭祀儀式的地點是刑部尚書府。
據(jù)了解,徐洪剛故址共有七個入口、四個大廳。 由于年代久遠,很多地方都急需修復(fù)。 徐洪剛舊址前的牌坊也于20世紀50年代被毀。 去年,在紫微山族譜文化研究委員會的領(lǐng)導(dǎo)下,新牌坊近期進行了整修。 新牌坊根據(jù)原殘石重新設(shè)計雕刻,門楣字體采用拓印重新雕刻。
紫薇山是以清代刑部尚書徐洪剛府邸為中心的明末古建筑群。 古建筑群有左、中、右三個主要橫軸,以徐洪剛的六進《尚書第》及其兄弟徐洪倫的《醫(yī)生日記》和徐洪濟的《將軍維度》為中心,左右各有有五個前后入口。 。
400多年前,徐氏家族從東陽徐寨遷居此地,完善了紫薇村。 由于歷史悠久,一些古建筑、牌坊遭到破壞。 在東陽市紫微山族譜文化研究會籌委會的牽頭下,徐家老鄉(xiāng)紛紛捐款捐物。 他們籌集了40萬多元用于古建筑的修復(fù)和新建。 拱道。
據(jù)史料記載,紫薇山古村落群于1997年8月成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同年,紫薇村被評為東陽市歷史文化名村。 1998年,印度著名漢學家、哈佛大學東亞系主任包必德到紫微村參觀古建筑,對傳統(tǒng)道德精英維系的明清鄉(xiāng)村自治社會進行研究文化。 2005年上半年,紫薇山古建筑群及其所承載的文化搬進了耶魯大學的課堂和網(wǎng)站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