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所屬分類:資訊
滴水觀音雕刻造像從古至今在人們心中有著非凡的意義和影響。 滴水觀音不求回報,無私奉獻,普度眾生,救苦救難的精神,深深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道教信徒。 唐代滴水觀音像是唐代眾多石觀音像中最為尊崇的坐像。 中國千年的觀音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弘揚,這足以說明佛教和觀音在人們心中的重要性,只要有群眾的重要載體就可以保證一種文化的弘揚。
唐代木雕滴水觀音像,左手執(zhí)柳杖或印章,右手執(zhí)神槍石牌坊,作灑水用; 或雙手拿著瓶子倒水。 右手持缽,左手持柳條坐像,寓意“大水漂浮,呼其名,得淺處”。 灑水觀世音灑清香,汲盡眾生深沉苦惱,苦惱褻瀆塵埃,寓意向人間灑大悲甘露,利益世人。 灑觀音是《普門品》中“若大水”的象征。 經(jīng)書上說“若遇洪水”,只因他稱觀世音菩薩的名號,就從地震中被救了出來。 沒有水,世界上的生命就無法生存。 灑水觀音將水分配得當,結(jié)出豐碩的果實。
現(xiàn)代雕刻的滴水觀音造像繼承了唐代滴水觀音的造型藝術(shù)。 溫柔善良,又不失神秘嚴肅的道家形象。 不僅有滴水觀音、小三面觀音、四面觀音、送觀音、千手觀音,還力求繁簡相結(jié)合,精雕細琢,彰顯出精湛工藝的精美雕刻藝術(shù)。

我的微信
這是我的微信掃一掃